铝合金分类牌号及用途
六月 09, 2025
铝合金分类牌号及用途
一、纯铝的特性与应用
(一)物理性能
- 导电导热性:纯铝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极佳,在常见金属中仅次于金、银、铜 。
- 耐蚀性:于大气环境下,纯铝展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。
- 力学性能:其强度与硬度相对较低,但塑性与韧性颇为出色 。
- 加工性能:具备十分优良的加工性能,可借助铸造、压力加工以及机械加工等多种方式实现成形 。
- 特殊性能:纯铝不存在低温脆性,且无磁性 。
(二)应用范围
鉴于纯铝强度较低,一般不将其用作结构材料 。它主要适用于制作电线、电缆,以及对强度要求不高的日常用品和器皿 。
(三)成分界定
当铝含量大于99%时,即可认定为纯铝 。而工业纯铝通常会含有铁(Fe)、硅(Si)、铜(Cu)、锌(Zn)等杂质成分 。
二、铝合金:性能强化与多样应用
2.1 铝合金命名体系
铝合金通过在铝中添加适量的Si、Cu、Zn、Mg、Mn等合金元素,形成二元或多元合金,提升了铝的力学性能,包括强度、塑性和韧性。其命名体系如下:
组别 | 牌号系 |
---|---|
纯铝;铝含量不小于99% | 1xxx |
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 - 铜合金 | 2xxx |
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 - 锰合金 | 3xxx |
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 - 硅合金 | 4xxx |
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 - 镁合金 | 5xxx |
以硅和镁为主要元素的铝 - 镁 - 硅合金 | 6xxx |
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 - 锌合金 | 7xxx |
上述以外的其他铝合金体系 | 8xxx |
2.1.1 一系铝合金:高纯度与装饰应用
- 纯度与命名规则:1000系列是含铝量最多的系列,纯度可达99.00%以上。该系列铝板依据最后两位阿拉伯数字确定最低含铝量,如1050系列,按国际牌号命名原则,含铝量需达99.5%以上才合格。
- 应用领域:在手机制造中,常用的有1050、1070、1080、1085、1100,主要用于简单挤压成型(不折弯)。其中,1050和1100可实现化学打沙、光面、雾面及法线效果,材料纹路明显,着色效果好;1080和1085镜面铝常用于制作亮字和雾面效果,无明显材料纹路。一系铝材较软,主要用于制作装饰件或内饰件。
2.1.2 二系铝合金:高硬度与航空应用
- 特性:2000系列铝合金特点是硬度较高,但耐蚀性欠佳,铜元素含量最高,含铜量在3 - 5%左右,代表型号有2024、2A16、2A02。
- 应用领域:2000系列铝棒属于航空铝材,主要作为构造用材,在常规工业中应用较少。
2.1.3 三系铝合金:防锈与多领域应用
- 成分与特性:3000系列铝棒以锰元素为主,代表合金有3003、3105、3A21,锰含量在1.0 - 1.5之间,具有较好的防锈功能,成形性、溶接性、耐蚀性均良好。
- 应用领域:常用于液体产品的槽、罐,建筑加工件,建筑工具,各种灯具零部件,以及薄板加工的各类压力容器与管道。
2.1.4 四系铝合金:高硅特性与多用途
- 成分与特性:4000系列铝棒通常硅含量在4.5 - 6.0%之间,含硅量较高,强度相对较高,代表为4A01。该系列铝板具有汤流良好、凝固收缩少的特点,熔点低、耐蚀性好,且具备耐热、耐磨特性。
- 应用领域: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、机械零件、锻造用材、焊接材料等领域。
2.1.5 五系铝合金:铝镁合金的优势与应用
- 成分与特性:5000系列铝棒是常用合金铝板系列,主要元素为镁,含镁量在3 - 5%之间,如5052、5005、5083、5A05系列,又称铝镁合金。其主要特点为密度低、抗拉强度高、延伸率高,相同面积下重量低于其他系列,在常规工业中应用广泛。
- 5052在手机领域的应用:在手机行业,5052是中程度强度的代表性合金,耐蚀性、溶接性及成形性良好,疲劳强度高,耐海水性佳,常用于制作强度要求高的产品。不过,其着色效果不理想,适合喷砂工艺,不适合化学打沙、雾面等,主要采用铸造成型,不适合挤压成型。
2.1.6 六系铝合金:综合性能突出的应用
- 成分与特性优势
- 6000系列铝合金以6061为典型代表,主要含镁和硅元素,融合了4000系列和5000系列铝合金的优点 。它是冷处理铝锻造产品,在对抗腐蚀性、氧化性要求高的场景中表现出色,具备良好的可使用性,易于涂层处理,加工性能良好 。
- 系列内合金特性差异
| 合金编号 | 材料特性概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
| 6061 | 属于热处理型耐蚀性合金,经T6处理后耐力值极高,但焊接接口处强度较低,常见于螺钉、绞钉等应用 。 |
| 6N01 | 是中强度挤型合金,强度处于6061与6063之间,挤出性和冲压淬火性俱佳,耐蚀性与溶接性良好,适合制作大型薄肉型材 。 |
| 6063 | 为代表性的挤出用合金,强度低于6061 ,挤出性能优良,耐蚀性及表面处理性能均佳,能够制作复杂断面的型材 。 |
| 6101 | 作为高强度导电用材,能保证55%IACS 。 |
| 6151 | 锻造加工性能优异,耐蚀性及表面处理性能优良,适用于复杂锻造产品 。 |
| 6262 | 属于耐蚀性快削合金,其耐蚀性及表面处理性能优于2011,强度与6061相同 。 | - 在手机领域的应用
在手机制造中,6061和6063应用较多。其中6061强度高于6063 ,常采用铸造成型,可铸造出较为复杂的结构,适合制作如电池盖等带卡扣的部件 。
2.1.7 七系铝合金:航空级别的超硬合金
- 成分与特性
- 7000系列铝合金主要含锌元素,以7075为代表 。该系列属于航空系列,是铝镁锌铜合金,为可热处理合金,具有超硬特性,耐磨性良好 。
- 系列内合金特性及应用
| 合金编号 | 材料特性概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
| 7072 | 电极电位低,主要用作防蚀性覆盖材料,也适用于各类散热片 。 |
| 7075 | 是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合金之一,但耐蚀性较差,若在其表面覆盖7072可显著提升耐蚀性,不过会增加成本 。 |
| 7050 | 该合金改善了7075的淬火性,耐应力腐蚀裂痕性能良好,适用于厚板、锻造品的制作 。 |
| 7N01 | 属于溶接构造用合金,耐蚀性优良、强度高,且溶解部位的强度在常温环境下接近母材强度 。 |
| 7003 | 为溶解构造用挤出合金,强度略低于7N01 ,但挤出性良好,其他特性与7N01大致相同,可用作大型薄肉型材 。 |
2.1.8 八系铝合金:铝箔为主的特殊应用
8000系列铝合金中较为常用的是8011 ,该系列属于其他系列,其大部分应用集中在铝箔生产方面,在铝棒、铝管、铝锭的生产中使用较少 。
2.2 铝合金的分类
铝合金主要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大类。二元铝合金一般形成固态下局部互溶的共晶相图,D、F是铝的一个饱和固溶曲线。按合金成分范围,可作如下分类:
- 变形铝合金(合金成分小于D点)
- 不可热处理的强化铝合金(合金成分小于F)
- 可热处理的强化铝合金(合金成分介于F - D之间)
- 铸造铝合金(合金成分大于D点)
铝合金因其比强度高,用其替代某些钢铁材料可减轻机械产品质量,在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仪表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2.2.1 变形铝合金
变形铝合金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- 防锈铝合金
- 合金系和合金元素的作用:主要包括Al - Mn系合金(3×××)和铝镁系合金(5×××)。其中,Mn元素可提高合金的抗蚀能力,并起到固溶强化作用;Mg元素既能实现固溶强化,同时还能降低合金密度。
- 强化方法和性能特点:这类铝合金属于不可通过热处理(时效)强化的类型,仅能借助冷变形实现强化。其耐蚀性良好,可在大气、海水等介质环境中正常工作,并且焊接性能优良,具备很高的塑性以及中等强度。
- 典型牌号以及用途:例如3A21,作为我国铝锰系的独特代表,常被用于制作耐腐蚀的冲压件,像管道、油箱、容器以及易拉罐等;5A05属于铝镁系合金,密度较低,常用于制造耐腐蚀的薄板容器以及受力较小的结构件,比如油箱、铆钉、管道、食品机械零件等。
- 硬铝合金
- 合金系和合金元素的作用:以Al - Cu系合金(2×××)为主,除Cu元素外,还含有Mg或Mn元素。Mn元素主要用于提高合金的抗蚀能力,并发挥固溶强化作用;少量的Ti、B元素能够细化晶粒,从而提升合金强度。
- 强化方法和性能特点:可通过热处理强化以及冷变形强化。它是变形铝合金系列中强度最高的,经过时效处理后强度可达600MPa 。然而,其耐蚀性较差,通常以包铝状态使用;耐热性也欠佳,当工作温度超过120℃时会发生软化,强度随之下降。
- 典型牌号以及用途:依据成分特点,可分为:
- 低合金硬铝2A01:塑性良好,但强度较低,主要用于制作铆钉,常被称作铆钉硬铝。
- 标准硬铝2A11:塑性与强度均处于中等水平,用于制造轧材、锻材、冲压件、螺旋桨叶片及大型铆钉等重要零件。
- 高合金硬铝2A12:塑性加工性较差,但强度和硬度较高,适用于制作航空模锻件以及重要的销、轴等零件。
- 超硬铝合金
- 合金系和合金元素的作用:主要是Al - Zn - Mg - Cu系合金(7×××),Al、Zn、Mg、Cu元素形成固溶体以及多种复杂的第二相。
- 强化方法和性能特点:能够通过热处理强化和冷变形强化。其强度和硬度高,耐热性较好,但塑性、韧性以及耐蚀性较差。时效处理后强度可达420MPa,比强度接近高强度钢。
- 典型牌号以及用途:典型牌号有7A04、7A09 。适用于工作温度较低且受力较大的结构件,如飞机蒙皮、起落架、壁板、大梁等。
锻铝合金
- 合金系和合金元素的作用:主要包含Al - Cu - Mg - Si系合金(2×××)以及Al - Mg - Si系合金(6×××)。其合金化元素种类繁多,成分较为复杂。
- 强化方法和性能特点:可通过热处理强化与冷变形强化,并在时效处理后投入使用。该类合金热塑性良好,能够通过锻压加工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。
- 典型牌号以及用途:像2A14、2A50、6A02等,常用于制造具备中等强度、高塑性且耐热性良好的锻件与模锻件,例如各种叶轮、导风轮、接头以及门窗框架等。
其他锻铝合金
- 4A01铝硅合金:主要用于制作焊条、焊棒。
- 4A13、4A17铝硅合金:用于制作带材包覆板。
- 5A41铝镁合金:可用于制造飞机防弹板。
2.2.2 铸造铝合金
- 分类:用于制作铸件的铝合金即为铸造铝合金。为使合金具备良好的铸造性能与足够的强度,合金中需含有适量的低熔点共晶组织。所以,其合金元素含量相较于变形铝合金更多,合金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可达8% - 25%,具体分为以下几类:
- 铝硅合金
- 铝铜合金
- 铝镁合金
- 铝锌合金
- 代号:采用“ZL(铸铝) + 三位阿拉伯数字”的形式。其中,第一位数字代表合金系列,1表示Al - Si系合金,2表示Al - Cu系合金,3表示Al - Mg系合金,4表示Al - Zn系合金;第二位和第三位数字表示合金的序号;若为优质合金,则在代号后加“A”。例如,ZL101代表铝硅系01号铸造铝合金,ZL204A代表优质铝铜系04号铸造铝合金。
- 牌号:表示为“Z + 基体金属的化学元素符号 + 合金元素符号 + 数字”,合金元素符号后的数字是以百分数表示的该元素的质量分数。例如,ZAlSi12表示含Si元素12%的铸造铝合金。
铸造铝硅合金
铸造铝硅合金也被叫做铝硅明,因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、耐蚀性以及铸造性能,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铸造铝合金,具体分为简单铝硅明和特殊铝硅明。
- 简单铝硅明
- 合金牌号:ZALSI12(ZL102),其中Si含量为10 - 13%。
- 性能特征:显微组织呈现共晶体组织,塑性和强度欠佳,需要进行变质处理;焊接性能良好,具有较好的抗蚀性与耐热性;无法通过时效强化,强度较低,经变质处理后,抗拉强度不超过180MPa。
- 常见用途: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但强度要求不高的铸件,例如仪表、水泵壳体等。
- 特殊铝硅明
- 合金牌号:ZALSi7Mg(ZL101)、ZALSi7Cu4(ZL107)、ZALSi5Cu6Mg(ZL110) 。
- 性能特征:通过降低Si含量,并加入Cu、Mg等元素,能够实现时效强化。
- 常见用途: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铸件,像电动机壳体、汽缸体等。
铸造铝铜合金
- 合金牌号:共有7个牌号,如ZALCu5Mn(ZL201)、ZAlCu5MnCdA(ZL204A) 。
- 性能特征:强度较高,耐热性良好;然而铸造性能较差,存在热裂和疏松倾向;耐蚀性也相对较差。
- 常见用途:可用于制作在300℃以下工作的零件,常用于铸造内燃机汽缸头、活塞、排气管等零部件。
铸造铝镁合金
- 合金牌号:有3个牌号,分别为ZALMg10(ZL301)、ZAlMg5Si(ZL303)、ZAlMg8Zn1(ZL305) 。
- 性能特征:密度较小;耐蚀性良好;强度较高;但铸造性能不佳,耐热性较低。
- 常见用途:适合制作承受冲击载荷、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且外形不太复杂的零件,比如舰船配件、氨用泵体等。
铸造铝锌合金
- 合金牌号:有2个牌号,即ZALZn11Si7(ZL401)、ZAlZn6Mgi(ZL402) 。
- 性能特征:价格较为便宜;铸造性能优良;经过变质处理和时效处理后强度较高;不过耐蚀性差,热裂倾向大。
- 常见用途:可用于制作汽车、拖拉机、发动机零件、形状复杂的仪器零件以及医疗器械等。
查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