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造的等轴晶:铝合金铸造的微观奥秘与处理之道

铸造的等轴晶:铝合金铸造的微观奥秘与处理之道

在铝合金的铸造凝固进程中,所形成的晶粒大多为等轴晶,这一现象主要归功于铸造时添加的晶粒细化剂。这些等轴晶呈现树状晶形态,每一个立体的树状晶就是一颗晶粒。树状晶的产生源于凝固过程中的偏析现象,即化学成分的微偏析(micro - segregation),正是它赋予了铸造晶粒独特的树状模样。

对于铸锭(ingot)材料,晶粒大小对其性能影响重大。通常,晶粒越细小,铸锭的延展性越高,后续加工性能也就越好。但树状晶本质较脆,所以一般含树状晶的铸锭很少直接用于冷加工,热加工成型也不多见。若想让材料具备高延展性或优良物理、化学特性,就得去除树状晶或消除微偏析。

均质前
均质后

通常有两种主要方法去除树状晶:热塑性加工和均质热处理,二者也可结合使用。以直径 15.24cm 的 7050 合金铸锭为例,能清楚看到其中心位置在铸造及均质后的晶粒组织差异明显。均质前的图中,铸锭晶粒的树状晶形态清晰可见;而几乎完全均质处理后的图里,树状晶形态模糊甚至近乎消失。实际上,7050 合金很难仅靠均质处理消除树状晶,需长时间高温的均质条件才行。像 7075、2024、5056、5083、6069 等高强度合金或高添加元素合金,单纯依靠热处理也很难消除树状晶。

不过,有些合金的树状晶消除相对容易,如 3003、6063 和 6061 等合金,可采用高温均质法。用这种方法消除树状晶时,原有晶粒会保留,晶粒大小基本不变。因为这些合金含 Mn 或 Cr 元素,铸锭凝固后的晶粒仅靠热处理难以改变大小。另一种方法热塑性加工,不仅能去除树状晶组织(dendrite structure),还可能产生全新晶粒并改变其大小。新产生的晶粒叫再结晶晶粒,它与加工前的晶粒差异显著,加工后晶粒可能细化,也可能形成粗晶(coarse grai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