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选用指南:根据需求精准匹配

铝合金选用指南:根据需求精准匹配

铝合金家族庞大,不同系列的铝合金因其独特的特性与成分,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铝合金系列。

1000系列商用纯铝:综合性能均衡的“多面手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1000系列合金就像一位全面发展的选手,拥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与阳极质量。铁元素如同助力成长的“小助手”,不仅能增强合金强度,还能巧妙地控制晶粒生长。而微量硼则像是“电导卫士”,可以弥补钒、钛等杂质对电导性的不良影响。例如1350(E99.5Al)、1100(Al - Cu0.12)在该系列中强度相对突出,1050铝纯度更是高达99.5%以上,1100及1200铝含量也在99.0%以上。通过添加铁和硅,还能进一步提升其强度。
  2. 应用领域:凭借在加工性、导电度、散热性、焊接性、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卓越品质,1000系列铝合金成为制造外壳、散热器、化学或药品容器、辐射或反射材料等产品的理想选择,就像一位多面手,在众多领域都能大显身手。

2000系列铝铜合金:高强度与特定应用的“强者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这一系列合金如同力量型选手,具有较高的强度 / 质量比,但耐腐蚀性和焊接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(不过2219或2×19是个例外,被认为可焊接)。它还是一种高温强度出色的合金,即便处于150℃的环境下,依然能保持不错的强度。例如2219(Al - Cu6.6 - Mn0.3 - Zr0.18 - V0.1 - Ti0.06)合金,不仅具备高温强度,焊接性能也不错,与Al - Cu - Mg合金一样适合加工及时效处理(如T8)。2011(Al - Cu5.5 - Pb0.4 - Bi0.4)由于含有Pb及Bi,经过T8热处理后,切削性能出众,切削时铝屑会呈不连续小片断裂,这都得益于低温铅及铋相的存在。2014(Al - Cu4.4 - Si0.8 - Mn0.8 - Mg0.5)、2024(Al - Cu4.4 - Mg1.5 - Mn0.6)中的Si及Mg能使固溶时效强度更高。2224及2124合金因纯度较高,相比2014及2024合金,韧性更胜一筹。
  2. 应用领域:像2017或2024(又称杜拉铝和超级杜度拉铝)这样的Al - Cu代表合金,虽然具有高强度及优秀的切削性能,但由于含大量铜,耐腐蚀性差,在腐蚀环境下需要进行防蚀处理。它们主要应用于航空零件、机械零件及结构件等对强度要求极高的领域,如同航空航天领域的“钢铁战士”。

3000系列铝锰合金:强度与加工性能的“协调者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相较于1000系列,3000系列合金像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,更注重“力量训练”,强度有所提升,同时加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依旧保持良好。代表性合金3003的成分为Al - Mn1.2 - Cu0.12,3004成分为Al - Mn1.2 - Mg1.2,3005成分为Al - Mn1.2 - Mg0.4 。为了有效避免凝固时产生硬质粗颗粒(Fe,Mn)Al₆,Mn + Fe成分总量须小于1.7%(质量百分数)。3003合金为了提高加工性能及细化晶粒,一般会添加高含量的铁(如质量分数0.5%)并执行高温均质处理(如620℃)。
  2. 应用领域: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,3000系列合金常用于制造容器,如铝罐、电池外壳、储能外壳、冷凝管及房屋外围材料等,在食品加工、化学厂 / 电厂、冷凝管、电池外壳、微通道扁管、储能外壳及热交换器等领域也有大量应用,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“后勤保障员”,为众多工业生产提供坚实支持。

4000系列铝硅合金:特殊性能的“专业选手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Al - Si合金宛如一位具有特殊技能的选手,属于低熔点合金,可作为硬钎焊材料。添加铜、镍后,合金仿佛获得了耐高温及耐磨耗的“超能力”,可用于制造活塞及压缩零件。该系列合金膨胀系数低,阳极表面呈灰色。例如4043凭借低熔点特色,成为硬钎焊填充料及嵌块的理想选择;4032合金添加铜、镍、镁等元素后,耐热及耐磨耗性能大大提高,可锻造、可热处理,具有低热膨胀系数及耐磨耗性能,耐腐蚀性也尚可,常用于制造高温零件及活塞等;A390合金原本是铸造合金,硅含量约22%(质量分数),现在不仅用于铸造,还可应用于挤压及锻造制程,具有极高的耐磨耗性能。
  2. 应用领域:在需要耐高温、耐磨耗以及低熔点钎焊的特定场景中,4000系列铝合金大显身手,如活塞、压缩零件及硬钎焊材料等领域,就像一位专业的“工匠”,在特定领域展现精湛技艺。

5000系列铝镁合金:耐腐蚀与多样应用的“能手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Al - Mg合金像是一位稳健的守护者,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,属于加工硬化型材料,无需热处理就能达到一定强度。镁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.5% - 6%,杂质元素铁和硅以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形式存在。铬、锰、锆及钛的添加总量约0.25% - 1.0%,可控制晶粒成长,其中锰可加至0.75%,其强化效果是镁的2倍,典型合金如5052(Al - Mg0.25 - Cr0.25)和5083(Al - Mg4.4 - Mn0.7 - Cr0.15)。该系列合金焊接性能极佳,可作为焊接材料,如5356(Al - Mg5.0 - Mn0.12 - Cr0.12 - Ti0.1),其中钛及铬元素可作为焊接凝固的细化剂。不过,5000合金H1状态不太稳定,H3状态在镁含量3%以上时存在晶界腐蚀问题需要处理,O状态材料在成型时常常会产生吕德斯带。杂质元素含量低时,阳极表面质量最佳,如5252(Al - Mg2.5)合金。少量镁添加(如镁0.5% - 1.1%)可用于装饰材料,添加微量硅并进行时效处理可增加强度;大量镁(镁含量2.2% - 5%)用于罐料起盖材料。
  2. 应用领域:鉴于其极佳的耐腐蚀性能、中度至高强度、可加工硬化以及在低温条件下良好的韧性,在含有海水或工厂污染环境,或表面无需做防蚀处理的情况下,5000系列铝合金常被用于低温容器、海上设施、船舶及建筑材料等,就像一位可靠的“环境适应者”,在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。

6000系列Al - Mg - Si合金:强度与耐腐蚀性的“均衡者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6000系列合金如同一位全面且均衡发展的选手,具有极好的强度及耐腐蚀性,是结构材料中的佼佼者。例如6063常用于建筑材料,可热处理,具备极好的加工性、焊接性和耐腐蚀性等。中等强度合金6061虽然强度未高于2000和7000系列,但在锻造、航空结构、海上及管路线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。有利于提升强度及硬度的元素有Mg₂Si、硅及铜等,锰、铬、锆或钒元素有助于控制合金强度及晶粒。以6061(Al - Mg₂Si1.6 - Cu0.25 - Cr0.25)、6066(Al - Mg₂Si1.7 - Cu0.9 - Cr0.25 - Mn0.8)及6063(Mg₂Si1.0)三种合金为例,在加工(应变)速度、挤型速度及表面质量方面,6063>6061>6066合金,但强度方面6066最高。6463合金纯度高,铁、锰、锌等含量低,并添加0.1%的铜以提升阳极的表面光泽质量。6262添加0.5% Bi及0.5% Pb或采用T9热处理,可提高切削质量。
  2. 应用领域:广泛应用于各类对强度和耐腐蚀性有要求的结构领域,如建筑、航空、海上及管道等行业,就像一位万能的“结构工程师”,为各种结构的稳固提供有力支持。

7000系列Al - Zn - Mg(Cu)合金:高强度需求的“担当者”

  1. 特性与成分:Al - Zn - Mg - Cu合金堪称铝合金家族中的“大力士”,属于高强度合金,但容易出现应力腐蚀破裂(SCC)的倾向。不过,添加铬、锆、锰或进行T7处理,就像给它配上了“防护装备”,可改善这一问题。常用合金如7075(Al - Zn5.6 - Mg2.5 - Cu1.6 - Cr0.23)及7050(Al - Zn6.2 - Mg2.3 - Cu2.3 - Zr0.12)。提高合金纯度,如降低铁及硅(降低淬火敏感性),或添加铬、锆、钪或锰产生高温弥散体,可进一步提升这两种合金材料的韧性及强度。7000系列是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合金系列,但耐腐蚀性能及耐应力腐蚀破裂性能较差。高强度合金通常存在拉伸力学性能方向问题,纵向与横向性能可能差异较大,使用者需了解产品特性。若要兼顾各方向力学性能,需考虑制作再结晶材料,但高强度材料制作再结晶材料难度较大。Al - Zn - Mg合金属于中强度合金,与高强度Al - Zn - Mg - Cu合金相比,降低了锌、镁、铜的质量分数或添加了锰、铬、钛及锆,如合金7005(化学成分含量Al - Zn4.6 - Mg1.4 - Mn0.5 - Cr0.1 - Zr0.1 - Ti0.03),这样可降低热处理温度,降低淬火敏感性并减少应力腐蚀的发生。7029(Al - Zn4.7 - Mg1.6 - Cu0.7)在设计上提高了合金纯度,降低铁、硅及铬、锆、锰的质量分数,并添加约0.1%的铜以提升阳极的表面光泽质量,因其容易制作成再结晶材料。
  2. 应用领域:常用于运动器材,在航空工业及对高强度 / 质量比有要求的应用中也广泛使用。Al - Zn - Mg合金可作为焊接的结构材料,具有较高强度,可用于结构及焊接材料,也适用于车体及车厢等。但用作有分流模的挤压材时,需改良合金的挤压性能或提高模具的韧性,否则易出现产能低及模具寿命低等问题,就像一位强大但需要精心维护的“超级战士”,在特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。